去中心化,去治安化?穩定幣時代的詐騙新困境

日期:2025-08-04 07:11:24 人氣值:406
去中心化,去治安化?穩定幣時代的詐騙新困境

(圖取自pexels攝影師:Pixabay)
瑩響力新聞—范振家(管理學博士)
當美國國會以壓倒性票數通過「GENIUS法案」,正式為穩定幣設立聯邦級監管制度,一場新型的「穩定幣金融霸權戰爭」悄然啟動。表面上,美國似乎終於邁出規範數位資產的重要一步,實則卻是以規範之名,行貨幣霸權之實,將虛擬貨幣納入「鏈上美元」的全球體系,擴張其貨幣主導權,並重塑全球資金流動的根本結構。對此,台灣必須警醒:這不僅是金融科技的典範轉移,更是一場打破治安既有認知、挑戰司法疆界的結構性震盪!
GENIUS法案的制度設計令人驚艷:採雙軌制、設準備金、分級監管,表面上致力於「規範化」,實際上卻是以「中心化的去中心化」重塑全球貨幣秩序。若說黃金美元、石油美元是美國硬實力的體現,那麼如今的穩定幣架構,則是美元霸權的數位延伸。透過允許合格發行人以國債與現金作為準備資產,美國不僅為穩定幣鑲上「信任金邊」,更將全球穩定幣市場拉入其金融主權的重力場中。
此舉對台灣的啟示何在?我國現正研擬的《虛擬資產服務法》草案,雖已走在亞太前段班,朝向許可制與準備金機制佈局,惟我們所面對的不只是如何「設防」,而是如何「防得住」。當美元鏈上化、帳戶無國界、交易無實體時,台灣原本仰賴實名制、銀行監理、跨機關合作的「打詐機制」,將面臨徹底改寫的壓力。
這場穩定幣革命,將帶來三重對國內治安的致命衝擊:
一、帳號不再是打詐起點,而是法外之地的終點
以往警調偵辦詐騙案,無論是水房、假帳號還是提款車手,仍可循傳統金流進行查緝。但若未來詐團直接運用去中心化穩定幣平台,建立一組「無國界」、「無實名」的鏈上帳號,則等同於帳號本身不再存於司法邊界。加密地址不具國別、不具實體、可瞬間轉移,讓原本可循「追金流、凍資產」的調查鏈條瞬間失靈。此時,治安單位將不再面對「帳號查不到」,而是帳號根本不在法律可管的世界裡。
二、跨境詐欺成為地緣金融戰爭的附屬現象
GENIUS法案的本質,是為美元量身打造的虛擬貨幣「操作平台」。一旦美元穩定幣成為跨境資金流的首選工具,不僅外國資金將大量湧入美國虛擬金融系統,詐騙集團也將藉機將資金導入美國監理網外的加密世界。在台灣缺乏鏈上監控、智能合約追蹤與即時凍結機制的情況下,詐團資金逃逸將更快速、更隱匿,讓治安風險從境內問題升級為國際對抗的投影。
三、科技創新與監理斷裂成為治安漏洞的主因
金管會與央行固然已預告將以「母法授權、子法細緻」邁向虛擬資產監理時代,但法制的速度,遠追不上技術的演進。當AI與區塊鏈共同催化詐騙的工具化與產業化,若無專責科技犯罪打擊機構、跨國協查框架及鏈上鑑識能力的建構,法律再嚴也不過是一張紙。創新若無監理相伴,只會淪為詐欺者的避風港。
值得注意的是,台灣虛擬資產使用者已超過百萬人,卻尚無統一監管架構可控全局;交易所與錢包服務多以境外形式運營,留有大量灰色空間。GENIUS法案通過後,勢將加速加密資產的全球流通與合法化,台灣若未及時構築制度「防火牆」,將在新一輪金融地緣競爭中,成為風險的接收者與受害者。
因此,政府在推動《虛擬資產服務法》立法之際,應同步強化以下三項戰略部署:一、建立跨部會專責機制,專注於鏈上犯罪偵防與國際合作;二、導入鏈上監控與AI智能分析,強化即時資金流風險偵測能力;三、建立「合規沙盒」,讓新創業者在可控範圍內實驗、也讓監理機關能及早掌握技術趨勢。
全球金融權力的主戰場,已悄然由華爾街轉移至鏈上。當美國以去中心化之名重建美元秩序,其他國家若僅從金融科技視角看待虛擬資產監理,恐怕仍停留在前一個世代的治理思維。我們應認知,這場「穩定幣戰爭」的真正賭注,不只是資本流向,而是國家能否守住法治與治安的根本秩序。唯有在制度尚未崩解之前提前部署,台灣才能避免成為鏈上霸權下的治安孤島。

   GENIUS法案 觀點 瑩響力 專題稿
 

熱門新聞

推薦新聞

瑩響力傳媒(影響力傳媒)

信箱:yingfluence99@gmail.com
電話:0935-575-835
Line-ID:@yml8086c

Amor Anchor,智慧與溫暖同行!」
「用智慧連接你我,讓愛傳遞每一則新聞。」

AI新主播,為你播報愛與世界的每一刻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