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圖:518國際博物館日廣播敲敲畫活動,學員展示活動成果合影。國家廣播文物館提供)
瑩響力新聞—陳瑩/高雄
Rti中央廣播電臺位於嘉義民雄的國家廣播文物館,今年度回應國際博物館日(ICOM)訂定之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「博物館在快速變動社群中的未來」(The Future of Museum in Rapidly Changing Communities),以「廣播敲敲畫」為核心,推出別開生面的推廣活動。透過介紹國際廣播特有的QSL卡(收聽證明卡)、Rti央廣心戰秘密任務、隱形墨水科普小實驗與鑿花藝術等活動,將歷史、科技與藝術巧妙融合,邀請民眾一同探索廣播文化的多元樣貌。
昨(18)日活動聚焦於央廣在冷戰時期心戰廣播的重要角色,並首度推出「隱形墨水」實驗,以趣味性的科普手法,帶領參與者了解當年資訊保密的技術,並認識心戰在歷史上的戰略價值,活動現場安排館員講解,讓學員們在科普實驗中挖掘過去廣播背後的神秘任務。
此外,為呼應今年度國際博物館日「博物館在快速變動社群中的未來」精神,文物館將廣播跟傳統工藝結合,特別規劃跨域藝術手作工作坊,邀請嘉義在地木雕職人羅又睿講師,開設「QSL卡與鑿花木雕結合」課程。學員們不僅能親手雕刻廣播鐵塔圖案,了解傳統木雕工藝,還能將創作圖案轉印至空白QSL卡上,設計出專屬風格的卡片,讓學員從做中學、學中玩,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廣播記憶。
昨日活動呼應國際博物館日主題,並進一步深化民眾對廣播文化的認識與參與,參加活動的賴姓同學表示,透過今天活動認識到央廣心戰秘密任務的緊張感,還用檸檬水製作隱形墨水的活動很有趣,真的很像特務在寫秘密訊息一樣。下午鑿花木雕課程雖然有點難,但雕刻完成後拓印到卡片上很有成就感,希望下次可以繼續參加活動。
Rti央廣廣播文資組長郭榮哲表示,期盼透過這次活動,不僅讓民眾從不同角度理解廣播特有的QSL卡背後意義與故事,也讓傳統工藝與廣播產生對話,讓國家廣播文物館在快速變動社群中,透過跨領域文化體驗,開創出更多樣的廣播文化推廣教育活動。
(圖:羅又睿老師教導學員木雕技巧)
信箱:yingfluence99@gmail.com
電話:0935-575-835
Line-ID:@yml8086c
「Amor Anchor,智慧與溫暖同行!」
「用智慧連接你我,讓愛傳遞每一則新聞。」
「AI新主播,為你播報愛與世界的每一刻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