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:(轉載自中央社)瀚草文創即將推出台越合作影集「化外之醫」,此為劇照。(公視、中華電信、瀚草文創提供)
瑩響力新聞編輯中心
台灣文創產業在10年前曾掀起一波掛牌熱潮,經歷疫情考驗與疫後轉型調整後,影視與生活文創產業持續蓬勃發展,專家預期未來不排除再迎來IPO熱潮。然而,穩定營運與持續獲利仍是文創企業的關鍵挑戰。
影視產業突破全球市場
瀚草文創以影集《模仿犯》成功進軍Netflix全球收視前10名,成為台灣影史上的重要里程碑。其創辦人曾瀚賢表示,瀚草文創於2022年升級為「瀚草文創GrX Studio」,業務涵蓋製作管理、經紀娛樂、國際合作發行及商務開發等領域。
瀚草在2023年積極拓展東南亞市場,包括泰國、印尼及越南,並建立密切合作關係。他認為,東南亞市場具潛力,尤其是人口紅利和當地OTT平台的投資趨勢。未來,瀚草計畫進一步代理各國內容,提供多元選擇,提升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。
2024年,瀚草募資新台幣3億元,並啟動布局海外市場的策略,包括投資國際公司及體驗經濟規劃。瀚草文創也宣布推出「亞洲之春徵件計畫」,計畫在五年內投資超過16億元製作影集與電影,期望進一步奠定其亞洲大型影視公司的地位。
生活文創跨界融合
另一家文創公司The One(異數宣言)則從生活器皿設計起家,成功跨足旅宿領域。執行長劉邦初將南園打造成結合管家、文創與在地食藝的高端旅宿,除房費外,周邊商品及體驗經濟亦是獲利來源。
The One目前有四大事業部,2024年營收預估達4億元,並計畫於2025年第4季試營運中台灣首座文化生活型旅宿基地。劉邦初指出,未來將結合文創、農創及科創產業,實現全域旅遊創價模式。
此外,The One透過生活產業顧問業務,已成功將經驗輸出至中國各地重要文化項目,並持續吸引高端旅遊客層。他們計劃於2025年籌設規模達20至30億元的生活產業創價基金,以整合更多資源並擴大影響力。
專家點評:穩定與持續獲利是挑戰
台灣投資人關係協會理事長郭宗霖指出,疫情後台灣文創產業呈現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,但多數文創企業仍面臨穩定營運與持續獲利的挑戰。若無穩定的營收來源,企業在資本市場中的競爭力將受限。
在國內外市場需求日益增長的背景下,台灣文創企業需以創新內容吸引資本,並積極布局國際市場,這將是實現可持續發展及提升國際影響力的關鍵。
信箱:yingfluence99@gmail.com
電話:0935-575-835
Line-ID:@yml8086c
「Amor Anchor,智慧與溫暖同行!」
「用智慧連接你我,讓愛傳遞每一則新聞。」
「AI新主播,為你播報愛與世界的每一刻。」